趁著出差的空檔,原本安排一天橫濱之旅,因為時間夠所以下半天排江之島,因此今天的行程有點趕,首先由新宿出發搭湘南新宿ライン到橫濱,轉搭みらとみらい線先到元町中華街
因為比較早到很多店家還未開始營業,不過我只是想來逛逛,並不是為了吃東西,所以繞完一圈即可
出了中華街,往山下公園方向前進
從中華街走過來約5分鐘的路程
山下公園不僅是遊客的觀光景點,也是附近居民的日常休憩地點
有專人整理將花圃保持在最美的狀態
也可以搭船遊橫濱港
冰川丸號原本是客輪,在二次大戰時被當成醫療船專門載運傷患,也因此躲過戰火完整保留至今,目前固定停靠在橫濱山下公園,民眾可以購票入內參觀
穿著紅鞋的女孩
故事女主角名叫「KIMI」,昭和35年(1902年)出生在靜岡縣的村莊裡。她的母親名叫「岩崎KAYO」,但父親不詳,是個未婚私生子,因此KAYO總是受到鄉里的閒言閒語。有一天她終於受不了,逃到北海道函館。在那裡,她認識了「鈴木志郎」,並與他結婚。
志郎參與了北海道的拓荒計畫,在天寒地凍的蠻荒之地,這是一項危險的事,連能不能吃飽都不知道。因此,KAYO忍痛將病弱的女兒KIMI交給美國傳教士夫妻撫養,希望她能好好活下去。當時KIMI才四歲。
拓荒活動結束後,移居札幌的志郎與KAYO,在報社工作時認識了「野口雨情」(日本童謠,民謠作詞家與詩人),告訴了他這個故事。「KIMI現在一定在國外,和美國傳教士夫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吧!」KAYO說。
野口雨情受到這個故事的啟發,於是在大正十年發表了「赤い靴」這首歌。
但是KIMI後來怎麼樣了呢?真的在美國幸福的活著嗎?
同母異父的妹妹在北海道報社投稿,希望能找到姐姐KIMI的下落,因此北海道電視局也開始了一連串的調查。
後來發現,美國傳教士夫妻領養KIMI後,也很疼愛她。但是不幸地,KIMI卻得了當時的不治之症結核病。因此傳教士夫妻要回國時,不得不將KIMI留在日本,寄託在麻布十番的孤兒院。
最終KIMI在孤兒院因病離世,結束她九歲的短短生涯。而KAYO一直不知道KIMI死去的事,而深信著女兒在美國幸福的長大。
聽了這個故事真的很震撼也很悲傷。但也反映當時日本社會的貧苦生活,以及外國人在橫濱港進出傳教的歷史。
而紅鞋女孩的雕像也在山中公園一直望向那藍藍的海,望著越過太平洋的那片大陸。真的非常讓人感嘆呀!(摘自網路)
聽完悲傷故事後繼續往紅磚倉庫前進
特殊造型的地下街入口
和神戶相比,橫濱的異國風味更濃厚
大棧橋國際客船總站,2002年建成的日本最大出海港,漫遊世界各地的郵輪客船在此往來不絕
公主郵輪
象鼻公園
再往前走就是紅磚倉庫
紅磚倉庫為日本明治、大正時期的磚造建築,共有一號館及二號館,分別建於1913年及1907年。橫濱紅磚倉庫曾經是橫濱港最重要的物流及關稅據點,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專門保管煙、洋酒、食物、羊毛及光學機器等,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保管軍用物資,大戰後被美軍接收成為港灣司令部。1956年一號館成為關税倉庫、二號館則收為横濱市管理。
橫濱紅磚倉庫因為時代變遷,隨著新港口移轉,一度處於荒廢狀態,直到橫濱市發起「創造振興港灣繁榮與文化空間」運動,將原本荒廢的古蹟重新設計,內部景觀煥然一新,成為代表橫濱的文化施設。
現在紅磚倉庫一號館、二號館的外觀,維持著紅磚建築的歐式風格。一號館作為文化活動的中心,是個創作、發表及練習的場地。有時還會有戲劇、爵士樂、流行樂等表演活動。 內部尚保留著鐵門及搬送貨物時所用的斜坡道。二號館則是商業用途,各類充滿海洋風味的繽紛雜貨及時髦咖啡廳、冰淇淋店等林立。二號館內部波形鐵板的天花板也很有古味,館內維持了當初碼頭倉庫的粗獷風情,又巧妙地融合了現代流行。(摘自官網)
紅鞋觀光巴士
位於港灣未來21新港地區的大型購物中心W0RLD PORTERS
著名地標---摩天輪(橫濱太空世界樂園COSMO WORLD)
COSMO WORLD入園不需門票,想玩設施時依種類價錢各別付費,所以只想進去逛逛拍照,不玩任何設施也可以,可惜時間不允許,要不然應該入園逛逛,順便玩一玩
みらとみらい駅,隱身在大樓的B3,如果只憑外面的指標沒進到大樓裡,根本摸不著頭緒
搭車回橫濱,接著搭橫須賀線到鎌倉,今天預計搭江之電往江之島方向前進,玩到哪算到哪